乳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肿瘤。世界上每年大约有120万女性患上乳腺癌,50万女性因此死亡。而北欧、北美则是乳腺癌的高发地区,发病率约为亚、非、拉的四倍。在我国发病率也逐年上升,特别是京、津、沪、沿海地区为高发地区,以上海为例:2005年约36/10万,今年已上升到60/10万。
乳癌的高危因素是什么?
1、长期处于压力大、工作压力大、生活不规律、长时间食用含有雌激素的食物等都会影响到身体健康。
2、甲基多巴、利血平等多种高血压药物都会引起乳腺癌。相信可能会增加催乳素的分泌导致乳腺癌。
3、放射电离辐射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,其危害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。例如,长崎广岛原子弹爆炸。
4、肥胖症与乳腺癌有关:脂肪可改变内分泌环境,可增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房上皮细胞的刺激作用,从而增加乳腺癌的危险。油脂也可以使雄烯二酮转化成雌激素。此外,脂肪能提高垂体催乳素的释放。
5、乳腺癌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也有一定的关系。有五种主要的雌二醇、雌三醇、雌酮、孕酮和催乳素。雌二醇、雌酮、催乳素与乳腺癌相关。雌三醇对孕酮有保护作用。
6、绝经期长期使用雌激素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。
7、患乳腺良性疾病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,如果患有乳腺小叶增生或纤维腺瘤的患者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倍。
8、遗传因素:直系亲属患乳腺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三倍。
母乳喂养会减少乳癌的危险,哺乳时间越长,危险越小。
在10、20岁之前就有了胎的生产厂家,其乳腺癌发生率是30岁以后的1/3。初生年龄大于35岁后,其风险比未生育者大。
11.绝经年龄大于55岁的女性比小于45岁的风险增加一倍;绝经年龄小于35岁的女性乳腺癌的风险只是绝经年龄大于50岁女性的1/3。
12、月经初潮年龄早于13岁的人群,发病风险是年龄大于17岁的2.2倍。
在中医理论中,胰腺癌所致的腹痛并非单一症状,而是 “癥瘕积聚” 阻滞气机、脉络瘀阻的外在体现,其疼痛特点与病程阶段、病机···【详细】
在中医理论中,贲门属胃之上口,为 “胃气升降之要冲”,是食物从食道进入胃腑的关键门户。贲门癌早期多归为 “噎膈” 轻症范···【详细】
在中医理论中,食道癌被归为 “噎膈” 范畴,而吞咽困难正是 “噎膈” 最具代表性的核心症状,其发展变化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···【详细】
在中医理论体系中,胆管癌的发生与肝胆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,其中肝胆湿热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证型之一。中医认为,肝主疏泄、胆···【详细】